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-投注官网

图片

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-投注官网

图片
直通屏山|福建|时评|大学城|台海|娱乐|体育|国内|国际|专题|网事|福州|厦门|莆田|篮球比分直播:|漳州|龙岩|宁德|南平|三明
您所在的位置:东南网 > 西岸时评 > 经济论衡 > 正文

联动培养高技能产业工人

2025-05-06 09:33:38?作者:王 江?来源:经济日报  责任编辑:蔡秀明   我来说两句

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,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。前不久,全国总工会、教育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《关于广泛实施求学圆梦行动 推进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意见》,面向产业工人提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。培养一大批合格的高技能产业技术工人,可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,也是筑牢制造业发展根基的需要。

一直以来,我国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力度大、亮点多。数据显示,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,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,占比达30%,队伍规模宏大、结构合理、技能精湛、素质优良。世界技能大赛中,中国代表队连续四届登顶金牌榜,标志着我国技能人才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。各地创新实践也亮点纷呈,推动队伍建设走深走实。例如,广东省出台技能人才发展地方性法规《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》,实施“粤菜师傅”“广东技工”“南粤家政”三项工程,累计培训837万人次,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,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广东名片。湖南省设立“工匠日”,通过《湖南省芙蓉人才行动计划》将“高技能产业工人”作为全省重点支持和培育的五大类人才队伍之一,建成253个县级以上湖湘工匠培育基地,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余万人次,累计培育“湖湘工匠”130名。一系列真招实招,助力培养更多一流产业技术工人。

当前,从结构看,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比虽提升至30%,但在先进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民生关键领域缺口超过千万,“金字塔型”人才结构与“橄榄型”产业需求存在偏差。从机制看,部分企业重使用轻培养,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不足,“师带徒”传统模式与数字化转型需求脱节,制约了技术工人创新能力提升。接下来,应多维度入手施策,化解难题。

一方面,强化机制供给。建立行业协会、职业院校、龙头企业联动机制,深化产教融合,加强“招生即招工、入校即入企”的全链条贯通培养。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,将技能竞赛成绩、技术革新成果纳入职称评定体系,打破“唯学历”“唯资历”限制。营造“尊重技能”的社会氛围,设立“工匠日”,开展大国工匠巡回宣讲等活动,让技能成才成为青年职业选择的热门赛道。

另一方面,焕发企业活力。企业应将职工培训经费投入纳入绩效考核,建立阶梯式培养计划。构建“技术+管理”双晋升通道,允许高级技师参与企业战略决策,实现工匠价值从生产现场向全产业链的延伸。产业技术工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,在掌握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分析等新技能的同时,发扬“工匠精神”,在精密加工、传统工艺传承等领域深耕细作,努力成为技术标杆。

相关阅读:
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公告 |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